为了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家应对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根据《消防法》精神,结合校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习目的
通过模拟火场等紧急情况下疏散和逃生演练,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校区工作人员安全疏散工作的组织处置能力,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二、参加演练人员
口腔医学院部分学生、老师、高新管理处治安科全体人员及部分工作人员
三、组织指挥
1.总指挥:朱文斌
2.各工作小组
(1)疏散引导组:
职责:开启疏散通道,迅速组织楼内人员通过安全通道有序快速撤离,阻止人员乘坐电梯撤离。(吴军 党瑞 口腔医学院老师
上课班级班干部)
吹哨鸣警(党瑞)
(2)治安警戒组:
职责:设立警戒,把好操场出入口,不准无关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清理路障,劝阻已疏散人员二次进入现场。(胡大卫)
(3)报警及人员统计组:
职责:模拟电话报警(电话89563885);发出警报信号后关闭实验室电源(上课老师);到达安全区域人数统计(上课班级班干部)
四、演习程序
整个演习过程应借助口腔医学院上课学生,突出学生主体。
1.演习开始前10分钟,治安科人员或上课老师给学生讲解本次应急疏散演练注意事项及如何扑灭初期火灾
2.模拟灾情。演练总指挥下达演习开始命令后,吹响口哨。听到疏散信号后,教室内同学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带好必要物品,用湿毛巾折叠捂住口鼻,在老师带领下快速有序地按照规定路线低姿撤离;每层楼面对楼梯口的工作人员,作为本楼层楼梯口的现场指挥,以最快速度站在楼梯口指挥同学按照到达顺序快速组织疏散,下楼梯逃生的要求是尽量靠右走,以便为专职救火人员留出通道;治安科人员同时在大厅和通道口组织学生快速有序逃生
3.安全疏散基本路线:教室(起火点)-------楼梯-------安全出口-------操场指定安全区域(操场北入口西侧篮球场);
每楼层都有两个楼梯,治安科人员在南侧楼梯口,指导学生从南楼梯疏散,阻止乘坐电梯;教师从北侧楼梯疏散
4.火场疏散逃生常用语:“大家不要慌乱,跟我来”,“大家一个接一个,不要拥挤,从楼梯撤离”。
5.疏散逃生的基本原则:严禁乘坐电梯;确保安全,迅速撤离;顾全大局,救助结合。就地取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或工具进行防护,当逃生通道被大火封堵后,要注意保护自己,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6.到达楼外事先指定的安全集结区域(操场北入口西侧篮球场),由班长整理好队伍,迅速清点好人数,向指导员报告。
7.演习期间,要认真组织好演习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防止拥堵、踩踏、碰撞、丢失物品等事故发生。
8.总指挥对整个安全疏散逃生过程进行讲评。
五、几点要求
1.全体参加人员要充分认清组织演习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到科学决断、统一指挥、服从命令、有效处置、确保安全。
2.要突出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演习中实现自我教育,进而达到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的目的。
3.参与演练工作人员要事先实地勘察,了解摸清各楼的具体情况,合理分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
5.治安科认真做好演习用品的准备和演习区安全警戒工作,为演习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高新校区管理处 文/杨西岐)